气泡袋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气泡袋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忙忙碌碌的你需要间隔年

发布时间:2020-07-13 15:50:24 阅读: 来源:气泡袋厂家

涠洲岛,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

青藏高原是很多人神往的地方

听说青年朋友张小兔即将开始自己的“间隔年”旅行,我对这三个字很好奇,通过与她的聊天,我才发现,“间隔年”其实是“在路上”的延伸,枯燥的城市生活让我们疲惫,我们需要“间隔年”来重新调整自己,以下是她为半月谈网特别撰写的一篇介绍“间隔年”的文章,希望看完这篇文章,大家能有所启发,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距离我的“间隔年”旅行启程之日还剩下最后10天,其实我真正接触到“间隔年”这个概念是在工作之后。

“间隔年”文化发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嬉皮运动,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当一批一批老嬉皮士们开始回归社会和家庭的同时,却另有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背上包相继出走,而这一走就是全世界范围的游走,近二十年来未曾停止,从欧洲相继发展到日本,韩国,台湾,大陆相对来说比较晚。网上对于“间隔年”的大致定义是这样:“间隔年”即Gap year是指西方社会通过近代世界青年旅行方式变迁总结出来的概念,大概意思是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通常是一年),让青年人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在间隔年期间,青年人离开自己国家旅行,通常也适当做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工作,他们相信,这样可以培养青年人的国际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生存技能,增进学生的自我了解,从而让他们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以一种“间隔”当前社会生活的方式,达到更好地融入当前社会的目的;此外还有一种“Career break”的说法,指的是已经有工作的人辞职进行间隔旅行,以调整身心或者利用这段时间去做别的事情。

我属于后者,在此之前我的社会身份是一名文字工作者,供职于北京某出版社。和大多数的上班族一样,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的关键词是“地铁”,“早晚高峰”,“开会”,“工作总结”,“微博”,“7-11”……这些内容揉捏在一起,就构成了忙碌而又简单的日复一日。和大多数的北漂一样,过着蜗居的生活,每月的关键词是“交房租”,“中介”,“水电气费”,偶尔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得不被迫搬家。我主要的工作是做图书策划,后期开始策划旅行类的图书,生活中总是处处充满了各种黑色幽默和戏剧性,于是乎这成为了我“间隔年”的一个主要导火索。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用朋友的话来说,他“毒害”的人实在不少,也有很多人看过孙东纯的《迟到的间隔年》,这是国内第一本推动“间隔年”文化的图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还有石田裕辅的《不去会死》,单车环游世界五大洲等等。在那些日子里,我把这些书全部都通读了一遍,与此同时也点燃了自己内心对“间隔年”的渴望。其实现在想起来,就是自己心里原本就有的种子,在看过这些书籍,接触到这种文化之后,似乎找到了适合的土壤,迫不及待地就想要生根发芽了。于是我也开始策划自己的“间隔年”,在这期间趁着国庆去了一趟尼泊尔旅行,在那里的时候我思考了很多,虽然时机看似不成熟,但是人生越往后,所要面临的问题就会越多,任何时候想要跳出来,都要放弃很多。在那个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辞职了。我望着博卡拉平静的湖面,有点忧心忡忡,也许我将重新变得一无所有,抑或我原本就是一无所有。不过对于“间隔年”的渴望和觊觎掩盖了我原本的担忧。

回到北京之后,很快就办理了辞职手续。同事们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慢慢的逐渐开始理解我。而当时的我竟是那么决绝,其实我工作的年限并不长,从毕业到现在也就一年半的时间,这是我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不过对于年轻人来说,三五年的时间显得过于漫长,而等待往往也是煎熬的。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我们看似比父辈拥有更多的选择,这个时代的我们看似拥有更多获得教育的机会,这个时代的我们看似拥有更丰富的物质生活。可是我们却总感觉哪里不对,年轻一代因为社会压力往往会沦落为迷茫的一代,教育机会虽多但是大学教育逐渐产业化,毕业就失业的悲剧每天都在上演,我们会感觉自己变得浮躁,急功近利,缺乏了信仰,我们感觉很多东西都变得不再纯粹。于是我们总想尝试着去做点什么,因为我们不想过那种一早就被大多数家长所设定好的,按部就班的,一眼就能望见尽头的人生,那是一种可怕的慢性消耗。在这个物价横飞的年代,大多数的人早已不敢再轻易谈论自己的理想,改革开放至今已三十年,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实现了一夜暴富的梦想,社会两极分化极其严重,在这个畸形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的价值观逐渐向金钱和所谓的社会地位靠拢,间接导致精神世界的虚空,因为这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王朔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什么是成功?成功不就是挣了几个钱吗?”前不久在电视上看见某访谈节目,主持人对嘉宾说:“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理想这个话题,虽然它有点俗。”其实当时我感到非常不舒服,难道在已经不能再正大光明的谈论理想了么?那是人生的道路上最美好最可贵最不能丢弃的东西,那是最坚贞不渝的信仰。

我愿自己能永远记得自己的梦想和勇气,记得自己出发的目的,记得从儿时就被教导的那些善良与真诚,美好与坚持,真理与信仰。间隔年并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更好的面对新的生活。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的探索,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你去问每一个正在路上的孩子,这一切有什么意义,也许他会告诉你,仅仅是因为倾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即时通会员如是说】

“间隔年”是一个时序的概念而已,也可以被叫做休息驿站。人活着为什么累?就是没日没夜地为生活、工作、家庭、事业而奔命,为日常生活中的吃喝拉撒奔波。忙忙碌碌的,忘记了日期、忘记了时间,忘记了所要做的事。说真的,我们的确需要“间隔时”。——燕兆林

如今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年,首要任务就是找出路,申请学校或者说是找工作;可是同时又有毕业论文,忙碌之下往往是两者都想顾,但两者都难顾。“间隔年”,多美妙的词汇啊,可惜一旦丧失了一年的机会,我们这些刚出炉的大学生岂不是更难有一个出路。——李燕舞

以前偶尔觉得生活逼仄需要透气会选择旅游的方式,走一走看一看,再回来时风轻云淡,问题已经不是问题。这种行走并漂浮着的感觉并没有给我想象中的惬意和舒适。如果生活会让我觉得无法忍受,为什么不直面生活,改变它。现在,与其说希望拥有“间隔年”不如说每天都拥有“间隔时”。学会把生活和工作分开,学会不再那么焦躁,学会在房间里放鲜花,学会偶尔做手工寻找小时候单纯的快乐。静下心来的时候,能听到生活的节奏,123跳……123跳……再没有比这样更让人感到心安的日子了,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按着喜欢的节奏。

未来我也会给自己安排“间隔年”,不过不再是无法忍受的寻找黑珍珠的欲望,而是相信任何珠子都能穿成美丽的项链。——西铭

其实是一直想着在路上,想着能够一直抱着能够上路的心情,这样整个人都是好像会发光的样子。这是从小都一直坚持的梦想。只是,这样上路好像是需要资本的,这也就给自己太大的桎梏。也许是在给自己找理由,但的确是在怀疑没钱的日子该怎么样过。嗯,是在积累自己过活的能力,以及资金的积累。哪一天,我依旧会上路。虽然,我已经落魄的南北走了一大圈。——杨文

记得我第一次谈论自己的梦想是在才上中学时,那时候班主任问每个同学的梦想,有人说科学家,有人说医生等等。而我站起来说,我的梦想就是以后长大后背上背包,和自己爱的人一起去吃遍世界的美食。其实那阵我并不贪吃,我只是想背上行囊,看看这个世界的模样。现在常在电脑前盯得眼睛发酸的我,还是在想我那阵的梦想,想现在这种时钟样的生活是不是我为了那个梦想必须付出的努力。也许一次彻底的旅行就能让我明白,究竟是我们发现了旅行,还是旅行发现了我们。希望大家找到真正的自我。——杨杨

这段时间临近毕业,心气越来越浮躁,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在人人网上看到很多以前的同学在世界各地发回的照片,心里非常羡慕。于是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环游世界。看完这段材料,我又有了新的启发,也许我的目标可以分步来做:用间隔旅行的方式来完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对自我的探寻、对世界的探索,这三点是间隔旅行者必备的素质,等到我完成了我的目标我相信我还会加上一条,那就是获得了自由。——义君

给自己放一个月的假期,背上背包离开生活、学习的地方去旅行,这是我一直想尝试的,只是没能狠下心去做一次,种种原因牵绊着。今年国庆期间在旅途上,认识了一个姐姐,她的经历就是我所向往的,她毅然把在深圳的工作辞掉,来到四川、重庆旅行,游历了巴蜀大地很多地方,当我问到她旅行结束后怎么办,她很淡然的说:回去再找呗。对于她来讲,工作就是为了攒钱旅行,打几个月的工然后辞职旅行,游到没钱了再去找工作,如此潇洒的人生态度让我难以望其项背。我和很多想有间隔年的人一样,有想法没勇气,一直有诸多考虑,假如不放下所有顾虑,间隔年的计划始终迈不出第一步。——高欣婷

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随着时间褪色,反而显得更加珍贵。我想说,看了这篇让我热泪盈眶。有朋友说,别和我谈梦想,早戒了;有人说我好累想停下来,可是我有责任。当初信誓旦旦的梦想去哪儿了,在物质至上的今天,是什么打磨了我们的理想,再谈起梦想时,已经是遥不可及的远方了。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花开花落又是雨季,春天啊你在哪里。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转眼过去,多年时间,多少离合悲欢,曾经志在四方少年,羡慕南飞的燕。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渐行渐远。未来在哪里平凡,谁给我答案。那时陪伴我的人,你们如今在何方。我曾经爱过的人,现在是什么模样。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任岁月风干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胡倩

当终日千篇一律乏味枯燥的生活一直压迫着我们的神经时,“间隔年”的出现给我们带了喘息的机会。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是脑力与体力双重消耗的任务,因此当大脑困乏之后便急需压力的放松与调节,才不至于使自己身心疲惫,适当的劳逸结合才是最正确的处事方式。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整个世界的范围都为之缩小,旅游也渐渐变得大众化起来,每年寒暑假,人们不只是在蜗居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泡电视剧吃零食,也会背起背包到处去走走看看。人们是需要“间隔年”的,社会也是需要的,这一新理论的提出与运用,说不定不仅能缓解人们的疲劳,也会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与繁荣。——于瑶瑶

每一次看到这样的文章都会将内心的梦想激活,而随后梦想又会习惯性地淹没在周而复始的上班下班,赚钱还钱的循环中。我现在还“间隔”不起,我甚至在辞职后第二天就赶去新公司工作,而没有给自己放一天的假,处心积虑地为抹平账面赤字而奋斗不息。有时候脚步匆匆,渐渐拉开了与灵魂的距离。——笔笔的笔

抚州西装设计

安达设计西装

开远西装订制

新余制作工服